本报记者 黄榆
阅读提示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作为小粒咖啡的发源地与核心主产区,坐拥“中国唯一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咖啡全产业链集聚区”的独特优势。然而,此前“有资源无品牌、有产业无人才”的矛盾也困扰当地咖啡产业发展。对此,当地积极采取措施培养“咖啡工匠”。如今,该区咖啡品鉴师、冲煮师等专业人才和科研人员数量均已超人。
在高黎贡山东麓与怒江大峡谷之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有着长年的咖啡种植历史。作为小粒咖啡的发源地与核心主产区,这里坐拥“中国唯一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咖啡全产业链集聚区”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隆阳区以产才融合为突破口,围绕小粒咖啡特色产业,创新实施了“产业链+人才链”双链双招工程。截年底,隆阳区咖啡种植面积已.866万亩,咖啡豆总产量𰹆.1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亿元,精深加工率达%以上。同时,该区咖啡品鉴师、冲煮师等专业人才和科研人员数量均已超人,咖啡产业从业人员总数超万人,以往“有资源无品牌、有产业无人才”的矛盾得到了有效改善。
复合技术的“风味大师”
走进位于隆阳区永盛街道保山小粒咖啡产业园的云南咖蒙实业有限公司,阵阵咖啡香沁人心脾。穿戴好防护服的咖啡加工工张少雄正在烘焙车间操作设备,为客户的定制产品精心筛选合适的咖啡生豆。
张少雄从事的“咖啡加工工”,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的第七个新职业之一。该职业定义为操作设备,将咖啡鲜果加工为咖啡生豆、熟豆及其他咖啡制品或副产品的人员。
“咖啡加工工是复合技术的‘风味大师’。”张少雄告诉记者,大众认知中的简单烘焙或咖啡磨粉只是他工作中的一小部分,“我们首先要掌握咖啡生豆知识,知晓每一颗豆子的‘出生信息’,还要具备敏锐的感官品鉴能力与扎实的烘焙技术,能够通过专业杯测准确描述酸质、醇厚度等数十个维度的风味特征,利用化学反应创造出所需的风味。”张少雄说,在所有的工作内容中,咖啡加工工最重要的是通过咖啡豆拼配调制出最合适的风味。
“为了锻炼出敏锐的感官品鉴能力,解析咖啡的数十项风味指标,我还会反复训练自己的嗅觉、味觉。”咖啡加工工张羽然说,她自幼在保山耳濡目染爱上了咖啡。
云南省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咖啡)专家组成员姜东华表示,咖啡加工工不仅要掌握从鲜果处理到烘焙量产的全链条加工技术,还要懂得数据分析、安全操作,来确保咖啡的出品稳定安全。随着我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咖啡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目前急需咖啡加工工填补产业前端的空白,提高咖啡精深加工率和产品附加值。
打造咖啡工匠的成长“摇篮”
一个保山潞江坝,半部咖啡发展史。在保山,有很后、90后是“咖二代”甚至“咖三代”。
“我父亲很喜欢喝咖啡,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冲一杯咖啡。在他的影响下,我也爱上了喝咖啡,在保山技师学院选了咖啡专业。明年毕业后,我准备去上海咖啡店工作一段时间,见见世面回来建设家园?!?#26469自潞江坝的许瑞阳向记者分享他和咖啡的故事。
近年来,保山通过全链条重塑咖啡产业,定向为咖啡企业“量身”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023月,经保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保山中等专业学校(保山技师学院)设立保山咖啡产业学院。该学校副校长杨明熬表示:“课程设置方面,我校采用校企共建共育课程标准,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出发,涵盖了前端的咖啡种植、中后端的烘焙与冲煮、门厅服务,以及咖啡产品的研发和销售等各个环节?!?/p>
同时,该学校还与保山比顿咖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咖啡实训室,引入技术骨干到校兼课。
在保山比顿咖啡公司的咖啡庄园,咖啡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学生们化身为“咖啡匠人”。从清晨开始,学生张嘉文便穿梭于咖啡林间,采摘成熟的咖啡果实后,和同学们运用色选机对咖啡豆进行精准筛选,再通过操控智能烘焙设备,塑造出独特的风味。
“我们在企业和学校的‘双导师’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咖啡的全产业链工艺。这种沉浸式的劳动体验,让我们熟练掌握了专业技术?!?#24352嘉文说。
“这是继云南农业大学开设全球首个咖啡本科专业后,云南在咖啡人才培养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保山中等专业学校(保山技师学院)专业建设负责人介绍,在这里,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技艺,还要学习最新加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方法。
咖啡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引进专业人才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20363如,从烘焙的角度来看,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烘焙技术,将一款咖啡的风味更好地呈现给消费者。”比顿咖啡产品负责人余华智说。
“保山咖啡产业学院涵盖了全日制咖啡专业人才的培养、咖啡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咖啡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逐步构建起了更加完善的咖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靶向培养,学院为全区输送咖啡烘焙师、咖啡品鉴师、咖啡直播人员等岗位人才近千人,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咖啡专业人才支持。”隆阳区咖啡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梅丽说。
在教学过程中,梅丽介绍,学院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力量,进一步拓展与咖啡企业的合作,建立广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网络。毕业生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有一部分去了上海和南京的咖啡馆工作,得到多元化的就业选择。
此外,保山市通过探索“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咖企和咖农之间形成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累计成立咖啡专业合作个、家庭农个,带动咖万余人,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
同时,保山市积极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技术。据介绍,2024年年产季,保山小粒咖啡每公斤市场综合平均价元,全市从事咖啡产业的农户.3万户、5万人,亩均产值元,咖农户均咖啡产业收入万元。
“这是一场咖啡与人才的‘双向奔赴’,有梦想你就来?!?#20113南省咖啡现代产业学院院长李宏表示,“保山作为咖啡规模化种植基地,具备良好的种植基础、人文环境和政府支持,发展前景可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