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4 日,當威尼斯電影節(jié)麗都島放映廳燈光亮起,49 歲的舒淇站在舞臺中央,哭的像個孩子,而現(xiàn)場響起的掌聲硬是持續(xù)了長達8分鐘。
這一刻,舒淇終于破防了。她緊緊的與身邊的主演邱澤、湯毓綺(9m88)、白小櫻緊緊相擁在一起。
這個曾經(jīng)被貼上“脫星”標簽的叛逆少女,從演員到導演,一個華麗的轉身,往后華語影壇怕是要重新審視這位“艷星”出身的女人了。
現(xiàn)場回顧9月4日下午,威尼斯電影節(jié)現(xiàn)場,舒淇身著簡約黑色小西服,因為緊張她甚至都忘記了化妝,她與主演白小櫻、9m88、邱澤一同,帶著她的處女作《女孩》踏上首映紅毯。
作為本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參賽作品,《女孩》的全球首映就吸引了全世界媒體的目光,這對于一部新人導演的作品而言實屬難得。當放映結束,現(xiàn)場響起的雷鳴般的掌聲竟長達8分鐘,這時,燈光亮起,面對記者的鏡頭,才發(fā)現(xiàn)舒淇早已哭成淚人。
她試圖用微笑掩飾情緒,卻被記者追問此刻最想感謝誰?舒淇不加思索就脫口而出:她要感謝侯孝賢,因為十年前侯孝賢就告訴她,她可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導演。說完舒淇的淚水又奪眶而出。而她此刻的淚水,有著三層含義:首先:10年的艱辛打磨,在得到觀眾認可的這一刻終于找到了出口。其次:對恩師的感念,沒有恩師的持續(xù)鼓勵,她很難堅持下去。再次,就是作品講述的女性話題得到國際認可,這種共鳴讓舒淇感受到了創(chuàng)作的意義。
演藝人生舒淇,1976年生于臺灣,祖籍福建。1995 年,19 歲的她以言情片《靈與欲》一夜成名,卻也從此背負起"艷星" 的沉重標簽。
1996 年是她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個轉折點。她的一句經(jīng)典臺詞:"我不穿衣服躺在鏡頭前,是想讓你們看清我的靈魂" ,讓她一舉斬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員兩項大獎。然而,真正讓她銳變的是在與侯孝賢導演合作后,2001 年的《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中,舒淇飾演的 Vicky被她演繹得淋漓盡致,從而被侯孝賢挖掘。
2005 年,舒淇憑借《最好的時光》中三個截然不同的女性角色拿下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從此她徹底擺脫"艷星" 標簽的束縛。之后,舒淇的人生是一路長虹,從1995年出道至今,她擁有四次戛納主競賽、三次柏林主競賽、一次威尼斯主競賽的履歷,還有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評委的成就,讓她成為當之無愧的知名女演員。
演員到導演舒淇的導演夢并非一時興起,而是醞釀了整整十年的 “遲來的告白”早在2011 年的時候,在侯孝賢執(zhí)導的《刺客聶隱娘》片場,侯孝賢突然問舒淇:有沒有想過自己講故事,也就是自己做導演的意思,當時侯孝賢也就那么一說,沒想到舒淇卻聽進心里去了。但那時的她也就是有那么一絲絲的想法而已。
2013 年在拍攝電影時,侯孝賢又來了一句: 是否準備好當導演?而這一次,舒淇竟反問侯孝賢:你真的覺得我能行?舒淇沒想到,侯孝賢給她說這些話時,還真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的覺得她有這方面的潛質。于是,舒淇就開始了長達10余年的劇本創(chuàng)作之路
要說演員轉型做導演,這也不稀奇,從小燕子《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到徐崢的《泰囧》,都是很成功的案例,但舒淇卻有所不同,她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路 —— 原創(chuàng)劇本而非 IP 改編,聚焦女性成長而非商業(yè)類型片。
也因為如此,所以10年來,她一遍又一遍的寫,然后又一次又一次的推翻,再構思調整,再重寫,而她的恩師侯孝賢也從未間斷過對她創(chuàng)作進度的關心。直到2023 年擔任威尼斯評委期間,舒淇把自己關在酒店兩個周,她終于完成了這部醞釀十年的劇本《女孩》,此時距離她第一次接觸電影已經(jīng)過去 29 年。
《女孩》劇透《女孩》講述的是在1988年的基隆港,少女林小麗在充斥家庭暴力的環(huán)境中艱難成長的故事。父親酗酒兇狠,母親冷漠敵對,但溫順的林小麗卻始終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影片的主題深刻觸及了女性代際創(chuàng)傷的傳遞與反抗。母親阿娟在美容院工作,偶爾在夜間還會去娛樂室當陪侍,她對長女的冷漠近乎敵對,但對小女兒卻格外溺愛。而小麗與轉學生莉莉的友誼,卻成為黑暗中的微光,展現(xiàn)了女性互助的可能性。
而這部影片,舒淇并沒有選擇大牌演員,而是選擇新人白小櫻飾演小麗,歌手 9m88 飾演母親,邱澤出演父親,這種"非流量" 的選角策略,正是舒淇對"人物優(yōu)先" 創(chuàng)作理念的堅持 — 這恰恰也是侯孝賢反復叮囑的"首先把人物立住"。
在表達手法上,影片采用極簡配樂,依靠富有感染力的攝影捕捉主人公所處環(huán)境的質樸之美。而結尾"數(shù)年后" 的跳躍式呈現(xiàn),則將救贖的主題留給觀眾思考。最動人的莫過于成年小麗用一碗眼淚調味的面條完成自我和解的場景,舒淇用這種東方化的表達詮釋了"救贖是場持久戰(zhàn)" 的深刻主題。
嶄露頭角歷經(jīng)10余年的打磨,舒淇的處女作《女孩》終于面世,并且第一部作品就入圍本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將角逐金獅獎。
在麗都島放映廳鎂光燈的聚焦下,舒淇坦言:首次當導演壓力真的很大。以前當演員時,只關注角色,而當導演卻要照顧到所有人的情緒。好在,她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舒淇的處女作《女孩》真的很不錯,上映后大家會去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