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19 來源:而今而后網作者:思慕雪的具足蟲
前言
還記得九三閱兵時那支女民兵方隊嗎?她們步伐鏗鏘,姿態(tài)挺拔,口號響亮,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巾幗不讓須眉”這句話。而當深入了解她們背后的故事后,更是令人由衷欽佩。
閱兵儀式剛結束,女民兵李思穎便迅速走紅網絡,令人意外的是,在她返家僅僅半天后,她的母親就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布了新動態(tài),宣布李思穎獲得了全新的身份,引來全網祝賀。
那么,李思穎的新身份到底是什么?她又經歷了哪些精彩人生故事呢?
閱兵上的女民兵
9月3日的閱兵雖然已經過去數日,但每當回憶起當時的震撼場面,內心依舊激動不已。軍人堅定的眼神,以及首次亮相的先進裝備,都讓人感到無比自豪。
其中,一支特別的方隊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由女民兵組成的隊伍,也是本次閱兵中唯一一支全女性方隊。她們英姿颯爽,氣勢如虹,展現出非凡風采。
值得一提的是,這支女民兵方隊的成員大多來自儀仗兵退役隊伍,她們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和性格各異,想要在閱兵時呈現出最佳狀態(tài),就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這些女民兵不懼艱辛,日復一日堅持高強度訓練,始終保持嚴苛的自我要求,把每一個動作都做到極致,最終在閱兵場上展現出令人贊嘆的整齊隊列。
當她們踏著整齊步伐走進天安門廣場時,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們眉目清秀卻眼神堅毅,身姿挺拔,展現出新時代民兵的風采。
就連央視新聞也特別發(fā)文稱贊她們“平時為民,戰(zhàn)時為兵”。這不僅體現了女民兵們的責任感,也說明雖然她們已經退役,但心中的信念從未改變,“若有戰(zhàn),召必回”!
閱兵結束后,幾位女民兵迅速走紅網絡。例如方隊領隊李依潼,她口號響亮,步伐穩(wěn)??;另一位領隊王媛,不僅是連長,還是一位三個孩子的母親。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來自河北的女兵備受關注,她就是原儀仗兵退役的李思穎,同時也是本次閱兵方隊的教練員,被網友親切稱為“最美女民兵”。
閱兵結束后,李思穎并未第一時間回家。從她母親分享的動態(tài)來看,她參加了河北省女民兵歸建歡迎儀式,身穿迷彩作訓服,眼神堅定,舉止端莊,盡顯巾幗風采。
令人意外的是,李思穎回家僅半天,就有了新身份。她的母親在社交平臺發(fā)布動態(tài)表示“又要出發(fā)了”。
回家僅半天又有新身份
事實上,在9月4日,李思穎的母親還在社交平臺上寫道:“完成任務,凱旋歸來,等你回家”。畢竟為了這次閱兵,李思穎早已離家集訓,母女倆已有數月未見。
作為母親,自然思念女兒,但李思穎剛到家僅半天,就在9月6日再次啟程。如此緊湊的行程安排,也讓人好奇她這次是前往何處。
后來才得知,李思穎如今已經成為河北工業(yè)大學的研究生,而9月6日和7日正是該校的新生報到時間。因此她才匆匆趕回學校注冊。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李思穎是2025級碩士研究生,主修工商管理專業(yè)。了解這些后,更讓人敬佩不已,不僅外貌出眾、能力超群,學業(yè)也極為優(yōu)秀,不愧“最美女民兵”之稱。
其實早在今年6月,李思穎考取河北工業(yè)大學研究生的消息就被她的母親在社交平臺公布,錄取通知書于6月14日送到了家中。
但由于當時李思穎正與其他女民兵一起備戰(zhàn)閱兵訓練,未能親自簽收通知書,最終由父母代為接收。他們?yōu)榕畠喝〉玫某删透械綗o比驕傲,并祝愿她未來可期。
此外,李思穎的母親還曬出了女兒備考時的照片。照片中,李思穎坐在書桌前認真學習,最終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成績公布后,她第一時間告訴了父母。
她不僅在單位排名第一,還在北京地區(qū)名列前茅。當她將這一消息告知父母時,他們幾乎不敢相信,反復確認后才敢相信這是真的,真是令人欣喜萬分。
在9月6日母親更新的動態(tài)中,還拍攝了李思穎報到的視頻。她身穿藍色上衣搭配白色褲子,面帶笑容向鏡頭揮手,背著河北工業(yè)大學的帆布包,顯得朝氣蓬勃。
評論區(qū)也充滿了網友的祝福,紛紛恭喜她成功考取研究生,祝愿她未來更加輝煌。
令人敬佩的他們
除了李思穎之外,此次閱兵中還有許多值得尊敬的人物。例如駕駛運油-20A的女機長譚紅梅,她是我國第七批女飛行員,擁有豐富的飛行經驗。
譚紅梅德才兼?zhèn)?,學生時代就成績優(yōu)異,老師們對她評價極高。截至目前,她已駕駛過六種機型,參與過多次重大演習任務,網友們親切稱她為“最帥女機長”。
還有升旗手張威,他來自河南駐馬店。2015年,17歲的他參加了一場愛國教育活動,與國旗護衛(wèi)隊合影后,便立下志向要成為一名升旗手。
為了實現夢想,他報名參軍,并于2019年成功加入國旗護衛(wèi)隊。三年后,他成為擎旗手,曾執(zhí)行國慶升旗任務,并在今年的閱兵儀式上擔任升旗手。
但最令人敬仰的,還是那些曾親歷戰(zhàn)爭的抗戰(zhàn)老兵。他們中有些人已年近百歲,但無論歲月如何流轉,他們心中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從未減退。
人們常說“一代人打了三代人的仗”,正是這些老兵的英勇奮戰(zhàn),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生活。他們的犧牲與貢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與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