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法官”罗斌衡:让公平正义深植于莽莽林海中
我的劳动观
“劳动助力实质解纷。作为一名法官,每当通过自己的耐心调解,实质性地解决了群众的矛盾纠纷,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薄?#32599斌衡
在粤北韶关,南岭山脉中段南麓的莽莽林海中,有一位守护公平正义、捍卫生态环境的“森林法官”——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桂头人民法庭(以下简称“桂头法庭”)庭长罗斌衡。他以对法律的忠诚、对群众的热忱、对生态的担当,因地制宜地不断探索创新司法工作机制,在解决村民烦心事的同时,为南岭的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司法屏障。
罗斌衡介绍《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相关情况。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徐亚辉 摄
主动出击下乡办案,化解村民烦心事
从小在乳源长大的罗斌衡,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2009年,他从法学专业毕业后,毅然回到乳源进入桂头法庭工作。十余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审判一线,足迹遍布桂头法庭辖区每个村镇。
作为基层法庭,桂头法庭受理的大多是涉及乡亲们的婚姻家事、民间借贷、交通事故等“小案”。罗斌衡深知,这些看似琐碎的纠纷,却件件关乎村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把这些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是他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主动出击开展下乡走访,是罗斌衡的解决之道。在桂头法庭的“每周计划栏”中,记者看到,每周四被设置为固定的“下乡走访日”?!?#20107实证明,很多问题就是在走访中发现并解决的。”罗斌衡说,日常下乡办案时,他也习惯先到村委会、综治中心转一圈,“顺路”排查潜在矛盾纠纷。
去年年初,他到乳源一六镇办案走访时,就发现一起可能激化的群体纠纷:200多户农户被一企业拖欠土地租金。年关将近,农户心急如焚,对企业的态度气愤不已。罗斌衡立即联系企业,得知对方并非恶意拖欠:2021年,该企业租下镇多亩土地准备大规模种植中药材,后因相关政策发生变化,项目被迫搁浅,这才一拖再拖。
弄清症结后,罗斌衡把“两难”局面摆到桌面:农户要拿钱过年,企业要时间周转。于是,他决定联合一六镇综治中心共同化解这起纠纷。在调解现场,企业提出分期支付的方案,但村民并不买账,坚持要按合同约定一次性付清欠款。面对“两难”境地,办案经历丰富的罗斌衡首先理清思路,把村民最关心的租金计算、分期付款时间、合同是否解除等关键问题逐一梳理,村民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最终促成调解。不久,200多户农户的首笔租金到账,村民烦心事得以解决。
这样的故事几乎每月都在上演:夫妻闹离婚,他到场劝解;邻里因宅基地僵持,他实地走访、释法明理;村民果树被淹,他现场勘查、确定损失。当问他累不累,他摆摆手:“乡亲的事无小事,只有解决好他们的烦心事,这片土地才能真正和谐稳定?!?/p>
守护绿水青山,为古树披上司法“铠甲”
桂头法庭也被称为“南岭生态巡回法庭”,是广东省首个以“服务国家公园创建”为主责的建制法庭,其辖区范围覆盖正在创建中的岭南国家公园韶关境内的“核心保护区”。作为庭长,罗斌衡深知守护这片绿水青山是自己的重任。
2024月,天井山林场种下一片阔叶混交林,但幼苗的存活率远远达不到平均水平。工作人员巡查发现,是村民刘某在种植幼苗的林地范围内放牧,牛群踩踏啃食幼苗所致。林场屡劝无果,只得向桂头法庭申请“禁止令”。
经审查,法庭作出了韶关市首份生态保护禁止令。然而,罗斌衡走访发现,刘某以放牧为生,村里的自留山少,若不准他继续放牧,等于断了他的生路?!?#26174然,一纸禁令只能治标,并非最佳办法?!?#32463过反复考察和思索,他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将幼林交由刘某管护,林场给予报酬与通行便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刘某从“破坏者”变成“护林人”。
此外,为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2024年,罗斌衡推动法庭联合检察机关,为辖区棵古树挂上《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保护令中列举了七大禁止行为,让百年古树披上了司法“铠甲”。
矗立于游溪镇瑶客共生广场数百年的一棵樟榕合抱古树便是其中之一。“此前这棵古树虫蛀严重,我们联合林业部门修补了虫洞。瞧,这是修补后的状态?!?#32599斌衡站在古树一旁,指着已经被修复的虫洞介绍说,“如今,我们会定期前来巡护。目前,也正计划尽快给辖区内更多古树挂牌?!?/p>
由于表现突出,今月,桂头法庭(南岭生态巡回法庭)获评“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
民族特色调审,探索创新司法工作机制
桂头法庭管辖一六、游溪、必背、桂头四镇,辖区人万多人,其中瑶族人口.4万人?!?#35821言文化差异,使涉瑶案件调解难度大?!?#22914何更好地促进涉瑶案件办理?罗斌衡想了一个创新方式:将瑶族德高望重的长辈聘请为涉瑶案件的专职驻庭调解员,以亲切的“瑶语”释法明理,用浓浓的“乡情”来定纷止争。
有一起涉瑶案件让罗斌衡印象深刻。瑶族夫妻邓某容与邓某章年结婚后,育有一子一女。邓某容称两人婚后彼此性格不和,双方为此争吵不断且分居已久,故以夫妻感情完全破裂为由要求解除婚姻关系。收到该案后,罗斌衡认为这是一起适宜诉前调解的案件,但考虑到双方都是瑶族,存在一定的语言文化差异,便联系了涉瑶案件专职驻庭调解员赵良洲。
“这位调解员对瑶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都十分熟悉,在瑶族聚居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32599斌衡回忆说,赵良洲首先单独与邓某容、邓某章进行沟通,在充分了解双方矛盾的焦点后,迅速组织他们到法庭展开面对面调解。调解过程中,他用亲切的瑶语,从夫妻感情、家庭和谐等多角度出发进行耐心疏导,不断唤起二人对家庭幸福生活的美好回忆。最后,两人不仅重归于好,还特地为其送上锦旗表达谢意。
如今,这个创新方式已形成桂头法庭特色的解纷模式——民族特色调审机制。通过该机制,涉瑶案件的调解成功率由此前%升.9%?!?#30475到一件件纠纷在我手上成功化解,我自豪且满足?!?#32599斌衡欣慰地说。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徐亚辉)